【b站】【地评线】荔枝网评:共赴“金秋之约”,同绘美好“丰”景
- 发布时间:2024-11-09 05:31:11
【概要描述】
【b站】【地评线】荔枝网评:共赴“金秋之约”,同绘美好“丰”景
【概要描述】
- 发布时间:2024-11-09 05:31:11
- 访问量:
特约评论员/黄宗跃 金秋时节,金秋之约山河锦绣,地评广袤大地又将迎来新一季的线荔丰收。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,枝网截至10月10日,评共全国秋粮已收获54.8%,赴同丰b站进度同比快1.7个百分点,绘美好有望再获丰收。金秋之约分作物看,地评玉米已收57.7%,线荔一季稻已收56.9%,枝网大豆已收63.7%,评共双季晚稻预计10月下旬开镰收获。赴同丰 粮安天下,绘美好知网农稳社稷。金秋之约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,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,是端牢“中国饭碗”的重中之重。总体来看,今年秋粮播种面积继续增加,在田秋作物长势较好,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。田间地头,机器轰鸣,金黄的稻谷、饱满的玉米,金秋的优酷广袤大地满目皆“丰”景,处处秋收忙,一幅丰收的巨幅画卷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灵魂。从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布《“十四五”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》,到2023年多个部门联合提出《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(2023—2030年)》,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农机装备的研发和推广,让更多的智能、节能设备进入农田。在湖南省祁阳市,当地农业部门帮助农户选用履带更窄、机身更轻的再生稻专用收割机,可以让稻秆压损由以前的45%降低至21%,确保再生稻在11月份顺利进行二次收割;在江苏省昆山市,微型气象站、多光谱无人机、土壤传感器等立体监控着田间的“风吹草动”,收获的稻麦由无人车运到农场的烘干中心实现自动烘干入库……从“会”种地到“慧”种地,科技创新正推动“汗水农业”向“智慧农业”加速转型。数据显示,当前,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63.2%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%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,农机正奏响着丰收与发展的激昂乐章,推动着我国从农业大国稳步迈向农业强国。 当前,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已处于历史高位,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越来越紧,依靠扩大面积提升粮食产量空间十分有限,产能提升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产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稳定粮食播种面积,把粮食增产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。吉林省多地产粮大县通过建设高标准示范区、应用高产栽培技术、开展高产竞赛活动等措施实施玉米、大豆等粮食作物单产提升行动;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,当地积极推广玉米密植和滴灌肥水精准调控技术,以实现玉米绿色高产高效,促进单产提升……今年以来,各地大力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。我们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加强部门协调配合,集聚配置关键要素,突出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强化技术创新、组织创新、制度创新,推动良田良种、良机良法融合配套,强化新技术突破、新装备应用,有力有序把大面积单产提升推向深入。 秋粮生产,离不开政策支持。今年7月,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20.37亿元,支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等地实施秋粮作物“一喷多促”;在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,中央财政安排20.4亿元支持秋粮“一喷多促”,促进了大面积均衡增产;中央财政重点对玉米、大豆、中稻等主要秋粮作物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、叶面肥、抗逆剂、杀菌杀虫剂等给予补助……今年以来,有关部门协调配合,强化政策保障,加大资金投入,加大对关键环节支持力度,全力保障秋粮生产。一以贯之落实好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、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,配套推出更多支持举措,确保种粮农民有钱挣,有效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,真正让“好收成”变成“好收益”,就能让秋粮丰收变成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“金钥匙”。 夺取秋粮丰收,容不得丝毫懈怠。收获的喜悦背后,也离不开农民们的辛勤劳作。从春天播种到夏天的管理,再到如今的收割,每一颗粮食的背后,都承载着他们的汗水与梦想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毫不放松抓好秋粮丰收后半程工作,助力全年粮食生产保持稳定,全力以赴写好秋粮丰收答卷,夯实“大国粮仓”的根基。(黄宗跃)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